大靶面镜头如何选择接圈
大靶面镜头采用接圈的方式、接圈的具体选择,主要是考虑了两点因素--匹配相机接口及接圈的长度(与可调倍率范围相关)。
匹配相机接口
镜头普遍是搭配相机使用的,1.2"以下靶面(以下简称为小靶面)的相机通常情况下接口为C口,1.2"以上靶面(以下简称为大靶面)的相机对应的接口种类就比较多,常见的接口有M42口、M58口、F口、M72口、M90口、M95口,同一接口对应的相机法兰距也可能会有差别。基于相机情况,镜头也有了大靶面与小靶面的区分。由于大靶面相机接口的多样性,为了使大靶面镜头尽可能适配多数的相机,所以镜头与相机连接部分以接圈的形式存在,这样就可以通过以更换接圈的方式去适配不同接口的相机。
接圈的长度(与可调倍率范围相关)
理想的光学系统中有以下公式:1/物距+1/像距=1/焦距;放大倍率=物距/像距。通过以上公式可以得出在选定镜头(即焦距确定)的情况下,放大倍率、物距与像距是一一对应的关系(PS:镜头并非理想光学系统,其物距,像距关系更为复杂,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了解,这里就不赘述了)。为了满足项目需求的倍率或工作距离(可理解为物距,但不等同),我们需要通过加接圈的方式来满足镜头后截距长度(可理解为像距,但不等同)。通常接圈中有一个接圈的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改变(部分镜头后截距改变的部分在镜头本体上),所以我们加完接圈后得到的倍率是倍率范围,从而更容易对焦。
大靶面镜头接圈是否会影响镜头性能呢?
首先,我们要了解镜头在设计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它所适用的倍率范围,即确定了它可加接圈的最大长度,我们只要在该镜头允许的倍率范围内加接圈,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该镜头的成像性能。
在选接圈前需要明确哪些信息呢?
选择接圈前需要明确具体的镜头、使用的倍率以及相机的接口及相机法兰距。
在满足相机接口和长度需求的情况下,是否可以自行搭配或改造接圈?
理论上可行,但实际上,原厂的接圈才能发挥出镜头最佳的性能。原因有以下几点:
1、原厂的接圈在机械设计和涂层选择上更为匹配该系列镜头,可以有效吸收通过镜头的杂散光,从而避免杂散光对成像的影响。
2、螺纹、螺距上更加贴合,使镜头和接圈的连接更加牢固。
3、机械设计的不断优化,使出现问题的概率减小,从而可以避免因接圈问题造成的调试时间。
来源:茉丽特